2011年常德市环境状况公报

2012-06-05 14:57 来源:市环保局
阅读次数:
字号:【

一、综述

  2011年,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现代常德、幸福家园”总体目标,以污染减排、生态建设为突出重点,兴建治污设施、淘汰落后产能、严格环境准入、强化环境监察执法,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全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并有所改善。

  2011年,全市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沅水干流常德段水质基本符合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澧水干流常德段水质符合地表水Ⅱ-Ⅲ类水质标准。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稳定,符合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年均降尘量和酸雨频率大幅下降。声环境质量达标,且有所改善。全市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医疗废物均得到安全处置,核与辐射安全得到保障。

  二、空气环境

  (一)城区环境空气质量

  2011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24天,占全年天数的88.8%,与上年基本持平。

  主要大气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其中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2011年城区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均值为0.058毫克/立方米,比2010年上升1.7%,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的二级标准;二氧化氮年均值为0.030毫克/立方米,比2010年上升11.1%,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中的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为0.090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5.3%,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中的二级标准。

  2011年,市城区降尘年均值为1.760吨/平方公里,比上年下降13.5%。

  2011年,市城区降水的酸雨频率为74.0%,比上年下降了13个百分点,城区降水pH年均值为4.78,pH年均值较上年上升0.39,酸雨程度有所缓解。各县市酸雨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桃源(58.0%)、澧县(33.9%)、石门(22.8%)、 临澧(4.0%),安乡、津市、汉寿无酸雨。

  (二)污染物排放及处理

  2011年,全市工业废气排放总量1567.73亿立方米。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5.22万吨,其中工业排放4.77万吨,生活排放0.45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6.37万吨,其中工业排放5.16万吨,生活排放0.09万吨,机动车排放1.12万吨;烟尘排放量2.84万吨,其中工业排放2.12万吨,生活排放0.62万吨,机动车排放0.1万吨。重点排污企业拥有工业废气治理设施502套。

三、水环境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按功能区类别、以24项监测指标评价,我市主要水体环境质量基本稳定。

  1、河流

  沅水干流水质均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

  澧水干流水质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Ⅱ-Ⅲ类标准。

  沅水支流枉水、渐河水质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

  澧水支流渫水、道水水质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

  柳叶湖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

  王家厂水库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

  穿紫河水质略有改善。

  2、饮用水源水质

  2011年,市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陈家河断面63项指标,除3月份总磷因流域性污染引起超标外,其它监测结果均符合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

  (二)污染物排放和处理

  2011年,全市废水排放总量为2.17亿吨,其中工业废水1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46.1%;生活污水1.17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53.9%。全市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1.92万吨,其中生活污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4.72万吨,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81万吨,农业污染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5.22万吨,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0.17万吨。全市废水氨氮排放量 1.27万吨,其中生活污水氨氮排放量0.57万吨,工业废水氨氮排放量0.1万吨,农业污染源氨氮排放量0.59万吨,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氨氮排放量0.01万吨。重点排污企业拥有工业废水处理设施155台(套),工业重复用水率为85.8%。

  2011年,全市运行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0座,设计处理能力37万吨/日,市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80.5%,全市城市(镇)污水处理率平均为67.6%。

  四、声环境

  (一)区域环境噪声

  2011年,市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2.5分贝,比上年下降了0.8分贝。声源构成:生活噪声源占95.0%,较2010年上升了5个百分点;交通噪声源占3.6%,较2010年下降了2.1个百分点;工业噪声源占1.0%,较2010年下降了0.8个百分点;施工噪声源占0.4%,较2010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

  各县市政府所在地的城关(镇)区域噪声等效声级由高到低依次为桃源(62.5分贝)、澧县(57.6分贝)、石门(55.2分贝)、安乡(55.1分贝)、津市(49.9分贝)、临澧(49.5分贝)、汉寿(46.9分贝)。

  (二)交通干线噪声

  2011年,常德市城区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67.9分贝,符合交通干线两侧功能区噪声标准,与上年持平。达标路段长度占监测干道总长度的56.43%,比上年下降了21.48个百分点。33条主要干道中,未达标的主要集中在常慈公路、人民西路、人民中路、人民东路、建设东路、朗州路等。

  各县市政府所在地的城关(镇)道路交通噪声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石门(76.0分贝)、汉寿(73.7分贝)、澧县(70.5分贝)、津市(69.1分贝)、安乡(68.7分贝)、桃源(67.3分贝)、临澧(60.6分贝)。

  五、固体废物处理处置

  2011年,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09.15万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291.14万吨,综合利用率为94.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1.45万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15.6万吨。全市危险废物产生量5.83万吨,其中经综合利用4.66万吨、进行安全处置1.17万吨。

  全市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及部分乡镇医疗机构所产生的医疗废物都统一送至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集中处置。

  市城区生活垃圾全部送桃树岗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发电厂无害化处置,处置率为100%。

  六、环境管理

  2011年,全市共审批建设项目569个,其中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项目204个,填写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项目365个;有12个项目因选址不当或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被否决。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持续推进,至2011年,全市累计完成10个经济开发区和4个行业规划通过环境影响评价。

  2011年,继续开展整顿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共出动环保执法人员2352人次,检查排污企业1133家,立案查处20家。通过开展严查行动,一批存在严重环境污染的违法排污企业受到了处罚,人民群众关注的一批环境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较好地解决。

  2011年,市本级接到环境投诉举报997件,其中反映噪声污染问题294件、大气污染问题524件、水污染问题52件、固体废物污染问题11件、辐射污染问题30件、其他问题85件。共收到群众来信74件。处理率达到100%,群众重复上访率不到2%;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30件,建议提案办理满意率为100%。

  七、生态市建设

  至2011年,全市共创建省级以上生态乡镇86个,其中国家级生态乡镇15个,生态乡镇个数占乡镇总数的41.7%。共创建省级生态村196个,其中国家级生态村19个。实施中央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5个,总投资5478万元,安乡县黄山头镇、津市市灵泉镇、汉寿县岩汪湖镇、桃源县盘塘镇、临澧县太浮镇5个乡镇的46个行政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7万余农村人口从中受益。

  八、环境宣传教育

  2011年重点开展了“环保世纪行”、“6·5”世界环境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覆盖市、县、乡的群众性宣传活动,采取社区文艺表演、印发宣传资料、主题活动等形式,组织了环保志愿者活动和2次新闻媒体集中采访活动。编辑《常德环保》彩报8期,坚持定期播发城区空气质量日报、水环境质量月报,扩大了市民的环境知情权和参与权。

  九、污染物总量控制

  2011年,我市紧紧围绕总量减排目标,大力开展减排工作,全市污染减排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砷、镉总量削减指标均完成年度任务。

  1、二氧化硫: 2011年全市排放量5.22万吨,比2010年净削减968吨,削减1.82%,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

  2、氮氧化物: 2011年全市排放量6.37万吨,比2010年增加499吨,控制在省政府确定的增长不超过0.79%要求以内。

  3、化学需氧量:2011年全市排放量为11.92万吨,比2010年净削减2702吨,削减2.22%,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

  4、氨氮:2011年全市排放量为1.27万吨,比2010年净削减196吨,削减1.52%,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

  十、环境应急

  市、县两级环保部门均开展了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演练。环境应急监测能力有所提高。

2011年,全市未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

归档时间:2024-03-25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