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计划总结

常德市生态环境局2019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完成情况报告

2020-01-20 10:23
阅读次数:
字号:【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紧扣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部署,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环保督察整改、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抓手,真抓实干、主动作为,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一是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方面,1-12月,全市23个省控及以上考核断面水质中22个保持在Ⅱ-Ⅲ类。其中,5个国控“水十条”考核断面中的陈家河、坡头、窑坡渡、三江口等4个断面水质均为Ⅱ类,蒋家嘴断面总磷浓度0.055mg/L(≤0.1mg/L),同比下降12.7%,其它指标均达到Ⅲ类,改善幅度明显;9个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大气方面,2019年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77天,优良率75.9%;PM2.5、PM10年均浓度分别为48ug/m3、60ug/m3。

二是“夏季攻势”推进有力。省污染防治攻坚战“2019年夏季攻势”明确的65项治理任务、省年度方案明确我市的14项任务均已完成;市污染防治攻坚战“2019年夏季攻势”明确的77项治理任务、市年度方案明确的16项治理任务均已完成。其中,桃源120个行政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任务已全部完成,并通过省生态环境厅和省财政厅验收;172个“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划定任务已完成,目前正按要求推进排查问题整治。

三是突出问题整改扎实有效。中央环保督察交办的17个问题已完成15个,交办的242个信访件已全部办结;“回头看”交办的12个问题已完成5个,交办的271件信访件已办结270件;省环保督察交办的45个问题已完成38个,交办的503件信访件已全部办结。

四是减排目标任务圆满完成。2019年我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预计可削减4234吨、4113吨、2868.2吨、349.37吨(最终结果以省生态环境厅认定为准),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五是助推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成效明显。2019年全市环保产业产值55亿元,规模以上企业67家,超过年度目标任务。同时,2019年我局争资争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申请专项资金共计3.49亿元,项目均按要求有序推进。围绕落实产业立市要求,多次深入园区现场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比如为解决湖南鑫文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提取车间环评报告“制作环评报告的周期太长,影响企业的生产”问题,多次现场解答指导,积极协调调度,最终圆满解决。

二、主要措施

1.强化高位统筹,凝心聚力抓攻坚。紧扣目标任务,分别建立任务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挂图作战、聚力攻坚。一是高点站位谋划推进。2019年,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生环委全会及各类专题会议近50次,传达学习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会议文件精神,研究部署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市“两会”、市委全会等全市性大会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调度、亲自交办污染防治工作,生态环境保护重视程度、推进力度达到前所未有新高度。带头坚持“一线工作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20多次前往汉寿西洞庭湖、鼎城石板滩、安乡珊珀湖等地现场调研解决难点问题;各区县市、市直部门负责人都坚持调度在一线、督促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形成了良好攻坚氛围和强大攻坚合力;尤其对54项重点攻坚任务,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以《致区县市主要负责同志的一封信》形式逐一交办至各区县市党政“一把手”,并坚持每周集中1-2天时间、选择1-2个区县,开展点对点、全覆盖现场督导,加快问题解决和任务落实。二是重点突出机制引领。市长牵头建立“污染防治攻坚”和“攻坚70天,打赢蓝天白云保卫战”微信群,指挥调度、分析研判到天到时、到具体指标;严格落实市(县)长、局长、科(股)长“三长巡查”制度、“两办”督查室定期督查督导制度,建立健全一月一调度、一月一排名的月考核调度机制,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打擂”氛围;结合机构改革对市生环委成员单位进一步调整充实,出台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履职尽责“十条规定”、市生环委工作规则,以及污染防治攻坚战“一要点一方案一清单一细则”,层层传导压力、压实责任。健全宣传引导机制,以“六五”世界环境日、“环保世纪行”为契机,集中开展“五进”活动,评选全市首届“最美绿色卫士”10名,生态环境保护公众满意度2018年、2019年连续2年排名全省第1,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积极向外宣传发声,刊播生态环保新闻稿件1000余条,在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上稿100余篇;“常德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在全国391个副省级、地市级单位中排名第3。尤其是湖南日报《欧美黑杨砍伐之后》的报道得到省委书记杜家毫“写得好,很生动”的重要批示,欧美黑杨清理成效被央视专题报道。三是强力推动督查督办。市政府成立5个专项督查组,对各区县市落实大气污染防治任务、执行特护期应急减排预警指令等情况,开展24小时不间断督查,2019年共发出29期督查通报,有效推动各级各部门积极履职尽责,有力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有效改善。市生环委办定期组织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等主要责任部门,对省、市“夏季攻势”任务开展现场核查,尤其是对部分进度滞后、整改标准不高的任务和问题通过市级媒体公开曝光,并对相关责任单位下发交办单,整治情况实行一天一调度一通报,引起了强烈反响,掀起了攻坚热潮。

2.强化精准施策,力求实效严管控。一方面,聚力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力打赢蓝天保卫战。严格落实“以时保日”、分类管控、预警预判、定期会商、污染源清单、网格化管理、第三方巡查等精细化管控机制,切实抓好工业企业、工地扬尘、秸秆焚烧、餐饮油烟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污染监管。出台《特护期应急减排方案》,分别发布黄色、橙色、红色预警指令21个、11个、3个,以及特别指令3个,科学细化黄色、橙色、红色应急减排措施,较好扭转了环境空气质量下滑的局面。2019年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9,尤其是进入特护期以来,市城区综合指数从6月末的4.47下降到12月底的4.32,其中10月、11月、12月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分别排全省第4位、第5位、第5位,在全省通道城市中排名第1。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以守护“一湖碧水”为主战场,启动洞庭湖生态环境整治“五结合”工程,深入推进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持续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问题专项整治,172个“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划定及编制报告完成率达100%。特别是通过狠抓欧美黑杨清理、三汊障投肥养殖退出等问题整改,现在的西洞庭湖已呈现出“鸟多、鱼多、草多、水好”“三多一好”的喜人态势,得到了省委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全力打好净土保卫战。作为全国6个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之一,紧扣“出模式、出经验、出效果”目标,全力推进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得到生态环境部高度肯定,其中石门雄黄矿土壤修复工作得到了央视《美丽中国》栏目宣传报道,矿区黄水溪水质砷浓度由12.28mg/L下降至0.045mg/L,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尤其是通过探索“修复治理+修复产业+生态扶贫”新路子,建成土壤修复科技产业园,年繁育超富集植物蜈蚣草600万株;在矿区推广种植不易吸收砷的改良柑橘品种,农户每亩净收益达到1万元以上。纳入省里考核的7个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均已全部完成并验收销号。另一方面,强力推进生态环保督察整改。按照“污染消除、生态恢复、群众满意”目标,坚持问题不查清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建立健全领导分片包案机制,采取“三级”联督联办、排位通报、约谈警示等方式,推动解决了一批饮用水水源保护、畜禽养殖污染、居民集中区工业污染等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突出环境问题。尤其是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省“回头看”督察交办的所有问题必须于2020年年底前完成整改的精神,对我市原计划2023年12月底前完成的鼎城区石板滩石煤矿山整治,原计划2021年12月底前完成的城市雨污未分流的问题,原计划2021年12月底前完成市城区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解决生活污水直排问题,原计划2021年12月底前完成的皇木关污水处理厂纳污管网配套建设,原计划2021年12月底前完成的洞庭湖区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问题等5个问题,坚持统筹谋划、加快推进,整改工作成效明显,预计2020年年底前可全面整改到位。

3.强化红线意识,从严从实重监管。一是强化执法监管。建立健全部门联席会议、常设联络员和重大案件会商督办、信息资源共享等制度,完善生态、公安执法协作机制和生态、检察联动机制,全面开展长江经济带化工污染环境专项执法行动、“铁拳”系列专项行动、“环湖利剑”环境执法、交叉执法检查、强化监督检查、“三磷”专项执法行动。2019年,全市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218起,罚款总金额达1693余万元,其中查封扣押6起、向公安机关移送行政移送或刑事移送案件合计34起,生态环保法律法规的执行力、震慑力充分显现。二是强化监测监管。建成常德经开区、常德高新区等2个国家级工业园区空气自动站,已投入试运行;建成并运行大气预警预报平台,已具备7天大气预警预报能力;完善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平台,完成3个国控空气自动监测站防护围栏建设,基本实现区县市监测全覆盖;加强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建设与运行管理,完成7个国控水站比对监测工作和三江口站升级改造,积极配合长江经济带水站建设,新建市城区酸雨自动监测站3个;全市国控企业有效传输率98.94%,监督性监测信息公开率100%。三是强化风险防控。以涉重金属、涉危险废物、涉危险化学品企业和工业园区为重点,积极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严格落实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防控措施,市、县两级完成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或修订,10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已完成环境风险评估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全市13个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评估和突发环境试验应急预案已完成备案,今年全市未发生一起重大环境安全事件或因环境污染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严格执行转移联单制度,全年共开具危险废物转移联单7315批次,共执行电子联单2204批次。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进展顺利,已完成数据审核、汇总和初报,并通过国家质量核查。

4.强化优质服务,培植后劲助发展。一是始终坚持依法行政。深入开展行政效能提速提质、降低企业成本、环境纠纷化解、“亲清”跟踪服务、整治执法监督环境、环保宣传、干部作风整训、争先创优等“八大专项行动”,全力服务开放强市产业立市,全力助推高质量发展。以每年的12月4日国家宪法日为契机,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切实增强宪法意识。尊崇并带头遵守宪法法律,带动全系统干部队伍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坚持切实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依法推进环境治理,依法处理各类问题和矛盾,依法开展涉企执法检查,依法做好重大项目环评管理,推动生态保护向法治化轨道迈进。二是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创建。出台《常德市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规划》,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紧扣2020年、2025年分别成功创建省级、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目标,制定实施推进方案、年度方案以及宣传方案等配套文件。省级创建指标已达标32项,达标率91%。成功打造了一批省级生态县以及国家级、省级生态乡镇、生态村,尤其是桃源、石门成功创建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津市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生态文明创建氛围越来越浓厚。三是大力推进长江保护修复。深入贯彻实施《中共常德市委关于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议》,严格履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政治责任,统筹推进重点断面整治、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三磷”排查整治、固体废物排查整治、饮用水水源保护、黑臭水体整治、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整治等八大专项行动,全力守护绿水青山,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开展驻点跟踪研究,生态环境部驻点办公室挂牌成立,围绕突出总磷减排、监控断面总磷达标,积极探索“建立两个系统、构筑三大平台、出台四个清单、建成五大体系、打造六大样板、形成七种模式”,积极探索长江保护修复常德方案,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5.强化从严治党,锻造铁军树形象。一是筑牢党风廉政防线。规范开展党建活动。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按要求落实谈心谈话、“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规定动作,2019年来先后开展谈心谈话500多次,召开民主生活会1次、4个基层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4次、支部党员大会16次、支委会44次、党小组会近120次。从严压实廉政责任。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党组主体责任细化方案和工作考核方案,签定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干部年底绩效考核重要内容,细化考核考评标准,科学运用考核结果,作为党员干部使用、评先、提拔的重要依据。二是稳步推进系统改革。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市生态环境事务中心已挂牌,市环境监测站已上收省生态环境厅,更名为湖南省常德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常德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已正式挂牌;《常德市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已正式印发实施,生态环境系统机构编制复核工作已经完成,区县市生态环境部门资产财务清理摸底工作基本完成,干部人事调整及党组织设置等前期工作正有序推进,区县市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已全部完成挂牌,分局局长全部完成任命,分局“三定”文件已正式印发,2020年生态环境系统将按新机制运行。三是强化能力水平提升。大力开展环保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大比武、公文写作大比武、环境执法大比武、环境监测技能大比武、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竞赛大比武等“五大比武”活动,致力打造生态环保“铁军”。深入开展“党员当模范,人人争贡献”争先创优活动,把党员干部的评比、检验放在工作一线、问题现场,2019年累计评选21名“党员模范示范岗”和“爱岗敬业示范岗”先进个人、11家“流动红旗单位”;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比武获得团体一等奖,2名同志分别被评为全省“最美基层生态环保铁军人物”、全国“最美基层环保人”,全局上下形成了你追我赶、争先创优、敢于担当的良好氛围。 

 

常德市生态环境局

2020年1月20日

归档时间:2024-03-25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