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 非凡十年·常德大环保格局初步形成
今年来,常德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89.7%,PM2.5平均浓度38ug/m3,全市46个省控及以上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91.3%,蒋家嘴国控断面总磷浓度0.044mg/L,西洞庭湖水质继续保持Ⅲ类。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以上,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为100%。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完成水泥、电力、砖瓦、陶瓷、石灰、有色金属、玻璃、有机化工等重点行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
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的稳步改善,得益于全域生态环保责任的不断压实,得益于上下齐抓共管的生态环保大格局的形成。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通过机构改革,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能职责发生重大变化,实现了“五个打通”,即打通地上和地下、岸上和水里、陆地和海洋、城市和农村、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做到了“六个统一”,即统一政策规划、统一标准制定、统一监测评估、统一监督执法、统一督察问责、统一监管,有效改变了过去九龙治水、各管一段的局面。对比改革前,当前的生态环境工作发生了“五个转变”,即从分头管理向统一监管转变,从业务部门向综合管理部门转变,从事前监管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从主要督企向主要督政转变,从依靠行政检查向综合执法转变。
为切实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牵头抓总职责,对标省里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政府市长任主任的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全面加强对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主任的市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中央、省督察交办问题整改工作的组织领导,如2021年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交办的桃花源外围保护地带违规采砂问题整改,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时间亲赴现场督促整改,使得该问题整改迅速并顺利销号,被评为2022年全省 “十大整改典型案例”。各区县市(管理区)也成立了相应的议事协调机构,并给予了相应保障,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亲抓亲管,有力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在全省各市州率先出台了《常德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市直和中央、省驻常有关单位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明确了各级党委、人大、政府、纪检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村(社区)党组织、村(居)民委员会生态环保责任,并以清单形式明确了47家市直相关部门责任,打通了生态环保履职的“最后一公里”。
经过这些年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目前我市基本形成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三管三必须”的大环保工作格局:市委、市政府每年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多次开展环保法律法规执法检查;市政协围绕洞庭湖水环境、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开展民主监督;市纪委监委连续三年开展“洞庭清波”专项行动;市委组织部将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纳入党政绩效考核,作为领导干部调整使用重要依据;市中院、检察院、公安等部门加强“两法”衔接,形成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