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病缠身”到“生态画卷”,北民湖的精彩逆袭
曾几何时,这里因水产养殖而“百病缠身”,群众因水环境问题投诉不断。
为解决北民湖水质污染问题,澧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多点突破、多措并举,举全县之力打响了一场北民湖综合治理攻坚战。通过综合治理,有效缓解了北民湖水污染负荷,削减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1090吨/年、总氮79.555吨/年、总磷13.631吨/年。
2021年10月29日以来,北民湖水质一直稳定在Ⅳ类以上,最优时达到Ⅲ类水质,总磷平均浓度由2021年的0.2mg/L下降至2022年的0.07mg/L,达到了综合治理的基本目标。
高位推动,在决策部署上见真章
责任共担,目标共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北民湖综合治理工作,成立了以县政府县长为组长,11名县领导为副组长,25个部门、镇街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班子,协调推进北民湖综合治理工作。为强化工作推进力度,制定了《澧县北民湖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时间节点、责任分工,提出了工作要求,建立健全了调度机制。
高频调度,传导压力。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北民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在县财政非常困难的前提下,拿出1.09亿元资金投入北民湖综合整治。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北民湖开展巡河、现场调研,为推进综合治理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同时,根据工作要求,建立了“日调度、周督导”机制,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落地。
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在广泛调研、充分征求意见基础上,聘请专家团队,编制了《北民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通过对涉水污染源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建立污染台账,明确责任清单,重点围绕水产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实现水体由“脏”到“清”的转变。
多点突破,在环境治理上出硬招
坚决打赢源头保卫战。为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澧县启动了与大湖公司《关于兼并澧县北民湖渔场协议书》的解除工作,通过5轮谈判,最终于2022年1月17日签订了解除北民湖渔场承包养殖协议。为保护治理成果,该县印发了《关于禁止北民湖天然水域投肥投饵养殖的通告》,设立3个检查卡口,截至目前,共组织执法巡查和日常巡逻5970余人次。加强视频监控,在环湖18公里大堤,架设高清摄像头47个,坚决遏制了投肥投饵养殖的行为。
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强化项目建设,完成“七百户-苏家濠-六方台-丁堤拐”生态拦截湿地建设面积92.5万平方米,修建汀步溢流堰11个,生态整形子堤8000米。实施湖体重污染区域底泥清淤面积154.08万平方米,清淤总量51万立方米。完成合同铺垸生态修复面积64万平方米,种植水生植物面积119万平方米,实施生态护坡2处,水生态、水环境质量逐步提升。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自2021年8月北民湖综合治理工作启动以来,澧县深入推进北民湖区农业面源治理,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生活污水治理、垃圾分类处理、农村改厕工作推进有力,完成播撒绿肥4.8万亩,秸秆粉碎还田1.28万亩、打捆离田0.68万亩;北民湖周边及汇水范围内29家畜禽养殖场全部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改造,2200亩精养鱼塘养殖尾水得到重点治理;回收废弃包装袋(瓶)10万余个、地膜1.84万斤;完成了北民湖区域5个村的生活垃圾回收点建设,布设沤肥桶300个;完成北民湖区域农村改厕3362个。通过一系列整治,北民湖周边环境持续改善。
多措并举,在功能恢复上求实效
开展生态补水。为切实解决北民湖湿地的水生态环境问题,该县建立了北民湖生态补水活水机制,2022年,根据北民湖水环境管理需要,先后从澧水引水实施生态应急补水2次,4月份补水691.2万立方米,8月至9月补水1935.36万立方米,为保持北民湖水环境的稳定性提供了保障。
提升再生能力。一方面落实林长制,加强北民湖湿地生态保护,在北民湖大堤沿线开展岸线修复,在浅滩和水面栽种各种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利用水生植物的自身代谢功能,吸收淤泥中的氨氮和无机盐,达到改良底泥的效果,营造天然生态美景。一方面落实生态放养,科学核定鱼苗鱼种投放方案,调整湖内鱼种结构,鱼类投放总量较2021年减少82万斤,白鲢增加60万斤,起到了净化水质的作用。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