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剑”行动 | 总磷攻坚战犹酣
洞庭湖总磷攻坚
2021年,我省启动实施洞庭湖总磷攻坚行动,突出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等7项重点任务和1项“禁磷限磷”专项行动。
两年过去,攻坚战成效如何?“洞庭湖总磷治理成效受到了生态环境部的肯定与表扬。”7月中旬,省生态环境厅前往湖区实地调研后表示,攻坚战到了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
成效:2下降、1改善、2提升
“水清了,河面干净了,再没有臭味了。”盛夏时节,在常德市汉寿县岩汪湖镇南湖社区,金琮甲鱼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兴地对记者说。
汉寿县地处洞庭西滨,水资源丰富,拥有养殖水面24.6万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19.9万亩,是全省水产品生产大县。但曾经一味追求水产养殖高回报,投肥投饵、养殖尾水直排,导致水体总磷浓度过高,大量黑臭污水涌入西洞庭湖,严重破坏生态。
攻坚战打响后,汉寿县针对总磷超标,重点盯住城乡居民生活污水、水产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8个领域进行专项整治,以农业面源污染整治为突破口,采取截污、清淤、活水、生态修复,全面实施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工程。
“汉寿县是整个洞庭湖区实施总磷攻坚的缩影。”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洞庭湖治理呈现出“2下降、1改善、2提升”——
2022年洞庭湖总磷浓度0.060毫克/升,比2015年下降46.4%;今年上半年,总磷浓度继续下降到0.054毫克/升。
2022年,湘资沅澧四水入湖总磷平均浓度为0.046毫克/升,较2020年下降7.04%。
湖区重点内湖水质明显改善,其中,黄盖湖、南湖等水质稳定达到Ⅲ类。
洞庭湖湿地保护率稳定在72%以上,江豚、麋鹿、越冬水鸟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
措施:两年603个整治项目多管齐下
在南洞庭湖畔的沅江市,总投资超过1亿元的南部水系连通工程——四兴河疏浚工程前不久开闸通水运行。今后,“洞庭湖之心”大通湖南部水系与东洞庭湖联通,既可缓解枯水期大通湖总磷污染加剧的问题,也能解决周边地区抗旱之需。
“过去两年,我省围绕洞庭湖总磷综合治理,累计实施了603个整治项目。”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主要针对农业面源污染、城乡生活污染、农村人居环境和工业污染等方面防治。
湘阴等9个县是实施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重点地区。通过建设,目前规模化畜禽场粪污治理设施配套率99.9%以上,累计完成12.6万亩池塘生态化改造;华容县等9个县市区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绿肥种植年覆盖80万亩;湖区两年新建污水收集管网500余公里,累计完成356个任务村整治;28家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全部建成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并实施污染第三方治理,34家化工企业关闭退出或异地迁建;重点入河湖排污口排查与溯源全面开展,控源截污、环境扩容等措施正在分期分批推进……
今年,我省新启动实施349个洞庭湖总磷攻坚项目,湖区“禁磷限磷”专项行动持续深入。
目标:湖体总磷浓度小于0.05毫克/升
大规模养鱼回避不了水污染问题。为了让对外排放的养殖尾水降低总磷含量,在长沙市望城区大众垸青草湖,湖南开天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行“槽外养水、槽内养鱼”,水槽末端安装现代化抽污设备,及时清理鱼类的排泄物和其他废物。同时,在水槽外的养水精华区种植水生植物和放养花白鲢鱼、螺蛳等,对养殖水体生态净化。“养殖尾水能稳定达到三级水标准。”公司负责人介绍。
“我省将制定出台新的水产养殖尾水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以进一步降低总磷污染。”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家要求,到2025年东洞庭湖总磷浓度稳定达到0.07毫克/升,并持续下降;西洞庭湖、南洞庭湖总磷浓度稳定达到0.05毫克/升;到2030年,洞庭湖湖体总磷浓度小于0.05毫克/升。
而从实际情况看,当前,洞庭湖区发展与环境的矛盾依然突出,环境治理基础薄弱的问题依然突出,污染防治科技攻关力度不够等问题依然突出。“要按期达成国家要求,治理和修复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现在已进入攻坚窗口期。”该负责人表示。
“从各项调研数据看,面源污染一直都是洞庭湖磷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我们在《洞庭湖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攻坚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中将狠抓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放在了首位,同时强化工业污染治理。”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