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2020年度工作报告
“生态立县”是石门历届县委县政府毫不动摇的发展战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石门县在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命名授牌之后,我们没有满足于取得的成绩,而是把荣誉当成新的起点,在找差距补短板方面狠抓落实,把生态文明建设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卫生创建和疫情防控等有机结合,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一、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性,强基础、创特色
1、持续充实创建组织。石门县生态立县指挥部办公室,是在2003年创建之初成立的专门机构,代表县委县政府统一指挥协调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等相关事宜。2020年,我们充实调整了县乡村组四级网络,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终身追责、尽职免责”的工作要求,建立了“网格化”监管模式,县直单位和乡镇村组有专人负责,责任明确、机制健全,网络运行高效。
2、继续开展基础创建。以卫生创建为基础的各项创建是石门一直坚持不懈的创建特色。特别在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通过全面发动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除陈年垃圾,消除卫生死角,安全处理卫生口罩,没有发生疫情传播病例。对全县108个县级卫生村全面进行周期性复审,特别在垃圾分类管理方面宣传指导,探讨建立不同类型的村民自治模式。
3、深入开展生态创建。石门县曾有95%的乡镇是国家级、省级生态乡镇,有93.6%的村是省市级生态村。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指标取消了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比例之后,我们仍然把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作为乡镇创建任务下达,确保生态创建持续稳定有序开展。召开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培训会议,全面启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规划修编,有4个乡镇和4个村积极申报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
二、以红脸出汗、照镜正冠的态度,强弱项、创新高
1、对照指标找出差距。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指标虽然有一定的前瞻性,我们获得了荣誉,就需要严格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基本条件和建设指标,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由生态立县指挥部发文,逐个分解到相关职能部门,特别对目前尚未开展或存在差距的指标,比如,在以2018年为基础数据的申报材料中,“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河湖岸线保护率”申报时“暂未统计”等项目,专门加强督促力度,及时调度,确保有关指标提升并稳步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要求。
2、加强监督强化弱项。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县委绩效评估单独考核内容,我们还把较弱的指标内容,列入县委全面深化改革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项目考核,比如,“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和“政府绿色采购比例”等指标,要求职能部门每个月上报工作进度。同时,通过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提案,督促有关职能部门落到实处。政府绿色采购组织专项检查,2020年政府采购合同金额1.08亿元,其中节能、环境标志产品0.88亿元,绿色采购的比例81%。2020年完成11个住房建设项目绿色建筑设计,并通过施工图审查,建筑规模达到108.3万平方米,绿色建筑达到75.33%。所有建筑施工全部使用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等绿色建筑材料,并定期和不定期的质量监督。房建项目全面使用外墙节能保温材料,关闭了所有粘土砖厂,全面使用环保砖。
3、强化管理补齐短板。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发动开展农户无害化厕所改造。石门县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虽然达到92.04%,但无害化厕所比例不高,通过两年的努力,新增农户无害化厕所13976座。完成5个集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实现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优化污水管理机制,实行城乡污水管理一体化。深入推行河湖长制,认真开展河湖划界、河湖“清四乱”整治、河湖采砂规范化整治、河湖保洁等工作,不断强化河湖岸线保护,河湖岸线保护率由80.68%增加到90%。
三、以壮士断腕、破釜沉舟的决心,强整治、创佳绩
污染防治攻坚、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系统保护、人居环境整治等等与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指标有关的任务,列入了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1、抓好突出问题整改。2020年,石门县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深入推进“夏季攻势”专项行动,切实加大机动车尾气、“散乱污”企业等重点领域整治力度。坚持“一问题一方案”,在全市率先100%完成环保督察交办的问题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对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了全面排查,先后开展了餐饮油烟、扬尘污染、重污染企业。完成75家加油站油气回收等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23台燃煤锅炉煤改气、508台黄标车淘汰等工作,督促7家升级转型的砖瓦企业安装了废气处理设施。立案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21件,移送公安行政拘留7件。及时处、受理环境信访投诉118件,对每件都认真登记、调查处理、完结回访和文字上报,受理率、处理率均达100%。
2、严格生态环境监管。石门县严格落实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从源头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否决了制革电渡、轮胎制造等多个拟引进项目。推行“非现场”执法环境监管,通过微信告知、视频连线、在线监控等方式完成56家企业每季度环境监管。完成50家企业的环境信用评价和2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评估。修订出台《石门县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禁养区范围,禁养区内的退养、关闭53家养殖场,拆除栏舍1.5万余平米;退养11家网箱养殖户,撤除9000余平米养殖网箱。4个规模养殖企业、1个有机肥生产企业、207个规模养殖场户通过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部门联合验收。全面开展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四清”专项整治行动,违规垂钓整治到位,全县68户持证渔民渔网、渔船等用具清理到位,渔民就业安置到位。
3、优化生态环境质量。石门县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空间管控底线。有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夹山国家森林公园、仙阳湖国家湿地公园、长梯隘国家石漠公园、罗坪省级地质公园、洛浦省级森林公园、白云山市级森林公园等7个自然保护地,有公益林面积236.46万亩。生态保护红线占全县国土面积的35%,全县上下一体遵行不逾越,确保环境质量不下滑、保护面积不减少、生态功能不降低、生态系统不改变。持续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2020年,我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34天,优良率为91.8%,空气质量改善率全省第三。全面完成县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饮用水、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仙阳湖正式获批国家湿地公园,石门再度荣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较好的县”殊荣,管理评分连续三年全省第一。石门县是全国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县、全国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现有林地面积431.7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72.4%,森林覆盖率71.59%,活立木蓄积量1407万方米,位居全省前十。
4、努力推进生态修复。湖南石门雄黄矿区污染综合治理项目是全国六个土壤污染治理先行示范区的标杆,运用蜈蚣草萃取技术修复砷污染土壤,技术路径可复制,治理模式可推广。在生态环境部土壤污染综合防治经验交流会议上作典型案例介绍,得到与会领导、专家的高度肯定。2019年11月13日,CCTV1在献礼记录片《沃土如金》中单独章节报道了湖南石门土壤修复工作。2020年六五环境日湖南主场重点展出了雄黄矿治理的成效。石门县还把生态修复、生态移民、生态补偿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新改造危房992户。启动了生态护林员项目,制订方案和细则,在全县206个重点林区行政村居选聘生态护林员494人,帮助护林员所在家庭1300余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5、持续打造生态产业。石门有柑桔45万亩,“石门柑橘”被评为湖南省“一县一特”优秀农产品品牌,荣获第二十二届湖南省农博会金奖,“石门土鸡”“石门柑桔”“石门银峰”品牌价值再创新高,分别达到46.9亿元、24亿元、15.9亿元。全县茶园面积18.18万亩,通过加快品种改良,推进品质提升,强化激励引导,2020年实现综合产值16.5亿元,直接和间接出口交货量就达6600多吨。其中,有30多吨直接出口欧盟(荷兰)。通过公司+农户模式,种植无患子5.2万亩,累计向当地群众支付劳务费2381万元,受益贫困户达706户;新扩金银花500亩,发展青钱柳1.6万亩,中药材2000余亩,带动2000余人稳定增收。2020年,完成工业重点技改项目21个,石门经开区综合实力由去年全省第37位跃升至第10位,居常德市和洞庭湖地区第一位,并获得全省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奖励。
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共石门县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扩大)上,响亮提出“红色引领,绿色崛起”的“十四五”发展定位。我们相信,未来的石门,必将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沿着“生态立县”的战略思路越走越宽,绿水青山将成为永惠民生的金山银山!
石门县生态立县指挥部办公室
二〇二一年一月五日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