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县茶庵铺镇“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情况
兴绿固基 赋茶论道 千年茶旅书新篇
桃源县总面积4442平方公里,总人口97.2万。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强力推动下,桃源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境内拥有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沅水国家级湿地公园、望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65.47%。相继获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湖南省第一批省级生态县、“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等称号。
茶庵铺镇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西南部,头枕雪峰群山,脚踏洞庭湖水,正处桃花源旁,乌云界下,沅水之滨,夷望溪畔,生态环境优美,又因茶产业发展兴盛,斑竹、林木资源丰富,茶庵铺素有“茶乡、竹海、林都”的美誉。2010年茶庵铺镇被授予首批“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2012年被评为“湖南省特色旅游名镇”,2016年入选湖南省“十三五”特色旅游小镇建设规划,2018年被纳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示范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名单,被授予市级“书画之乡”称号,松阳坪村被授予市级“美丽乡村”称号,2019年被列为市级人居环境整治试点乡镇,茶庵铺村被授予市级“美丽乡村”称号,是全国茶叶产业强镇示范乡镇、湖南省茶业“十强乡镇”、市西南口子乡镇、桃源县域30分钟经济圈产业强镇。近年来,茶庵铺镇始终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科学规划、永续利用原则,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首要位置,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经济发展始终,严格管控生态空间、全面提升生态生活、着力培育生态文化,全面推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提质升级,有效拓宽了“两山”转换通道,形成了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立足生态保护,构筑金山银山
20世纪80年代,为了发展乡镇经济,茶庵铺镇引入了小水泥厂、小纸厂、小石灰矿、小冶炼厂、轮胎炼油厂,小型茶叶加工作坊等污染企业,生态环境一度遭到破坏。十八大以后,茶庵铺镇党委政府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全力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资源保护、加强大气环境治理、水源治理等措施,茶庵铺镇生态环境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1.空气环境质量。桃源县大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连续3年大于90%,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居全市第一,对照县城大气环境质量省控自动监测站点考核指标,2018至2020年常德市桃源生态环境监测站对茶庵铺大气环境进行了连续3年布点监测,可监测指标PM10、二氧化硫优于省控自动监测站点。
2.地表水环境质量。2019年桃源县境内共有1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为黄潭洲,根据2019年桃源县环境监测站提供的数据分析,2019年桃源县水质达到Ⅱ类标准,开展监测的各项指标均未出现超标,地表水环境质量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100%。2020年4月常德市桃源生态环境监测站对茶庵铺镇松阳坪村长冲水库水质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3.饮用水环境质量。茶庵铺镇拥有2个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分别为西溪水库水厂和太平铺水厂,两处饮用水水源地多年监测结果显示均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4.物种资源。茶庵铺镇东南部位于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生物物种丰富,拥有蕨类植物216种,种子植物1860种,真菌162种,野生脊椎动物28目71科201种,无脊椎动物21目162科99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银杏、水杉、伯乐树、红豆杉、南方红豆杉5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金钱松、蓖子三尖杉、巴东木莲、榉木等21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3种,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有金钱豹、云豹、白颈长尾雉等3种;二级动物有穿山甲、金猫、大灵猫、小灵猫、红腹锦鸡等19种。
5.林草覆盖率。茶庵铺镇行政区划总面积35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55万亩,茶园面积6.8万余亩,森林面积40.4万亩,其中楠竹面积近10万余亩,占全县楠竹面积13%,林草覆盖率达到76.6%。
二、聚焦生态经济,提质金山银山
在生态环境保护卓有成效的基础上,茶庵铺镇在基础茶产业、生态旅游、茶旅融合等产业上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茶产业发展。茶庵铺镇属于富硒带地区,盛产富硒优质茶叶,茶叶是立镇之本。近十年,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茶庵铺镇茶叶产量、品质以及销量不断攀升,并在政府引导、社会资本主导下,群众种茶、制茶、销茶积极性高涨,抛荒农田全部种上了大叶茶,荒山荒岭遍布了“崖边野茶”,茶叶面积迅速扩大了2.9万亩,全镇现有茶园面积达到6.8万亩,其中采摘面积6万亩(标准化基地5 万亩),占桃源县茶叶总面积的45%,居全县第一。全镇与茶叶相关农产品加工企业67家、服务企业39家,直接或间接从业人员达到20000多人,其中镇域内古洞春、百尼茶庵成功跻身“全国茶叶百强企业”。全镇拥有茶叶注册商标28个,“三品一标”认证产品20个,曾先后获桃源大叶茶原产地国家地理证明商标、桃源野茶王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桃源红茶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2019年,茶叶总产量1.8万吨、总产值10亿元,其中加工产值4.8亿元。同时,茶庵铺镇镇政府按照“人均一亩茶,脱贫奔小康”的指导思想,引导所有贫困村、贫困户“入社种茶、入企制茶”,解决了573名贫困户就业,实现贫困户年人均受益增长4985元。
2.生态旅游业升级。茶庵铺镇依托乌云界自然保护区、夷望溪的山水风光和特有的“千年茶乡”的美誉,开发出“生态茶园体验游”、 “自然风情休闲游”、“泛舟观光游”等生态旅游产品。成功开发处3条精品旅游路线,即古道茶旅生态旅游度假村及桃花雪缘四季滑雪场、茶园观光生态旅游区、竹海林都生态旅游区,拥有百尼茶庵望乡民宿、乌云界漂流基地、茶博物馆、茶园采摘园、制茶体验作坊等一批生态旅游基地。近3年来,乡村游、茶旅游人数每年以23%的速度递增。2019年,全镇旅游客流量达到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00余万元。
3.茶旅融合发展。茶庵铺镇积极打造茶旅融合新业态,开放美丽乡村松阳坪万亩茶园观光游,累计吸引上千名返乡下乡“农创客”从事茶叶规模种植、精细加工、创新服务和农庄休闲,带动全镇从业农民2 万多人;另外,依托老兵集团、百尼茶庵望乡民宿、桃花雪缘四季滑雪场大力发展电商平台,带动古溶溪村、湖塘村、太平铺村等7个村林下产业发展,7个村2028户的蜂蜜、木耳、干笋、红薯粒(片)、野菜全部通过电商平台畅销省内外,户均增收2.27万元。茶庵铺镇独居特色的擂茶也因生态旅游的发展呈现出蓬勃生机,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镇域内擂茶馆、擂茶人家新增58家,而且茶庵铺人把擂茶馆开到了县城、常德市以及广东、上海、浙江等地,“千年茶旅文化”也随之远播。因茶兴旅、以旅促茶效果明显,目前茶旅休闲农业年营业收入已达6000万元,年产值增长率13.6%。
三、推进生态建设,实现金山银山
(一)突出“三治”,夯实绿色生态基础
1.推进企业“散乱污”治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以“提升改造、整合搬迁、关停取缔”为主要方式,加速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开展清理整顿,淘汰关闭高污染高耗能企业13家,重点集中整治制茶企业,对3家规模企业实施升级改造;调整企业能源结构,对所有制茶厂一律禁止使用燃煤,全镇100余家制茶企业全部改用电能或采用手工制作。
2.推进生活垃圾治理。围绕“垃圾不落地、废物不乱堆”的整治要求,撤除全镇所有村组垃圾池,布设可卸载的垃圾箱,配齐可移动垃圾桶,要求每户主动安装地埋式沤肥池和配备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设施,各村建设垃圾资源回收站,实行定时定点上门收集,逐步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模式。
3.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建设800多套四格式分散农户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建设2座小型集中式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站,启动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建设,57条小沟小港小渠进行清淤改造,禁止所有水库、池塘投肥养鱼,农户改水改厕覆盖率达100%。
(二)突出“三抓”,夯实绿色城乡基础
1.抓公共建设。以建设茶旅小镇为契机,结合农村人居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强化公共设施建设,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完善集镇功能。完成319国道集镇综合提质改造、松阳坪生态停车场、孔家湖环湖、怡然路升级改造、主街道的绿化亮化和花园式住宅小区建设等工程;进一步完善了农田水利设施,实现了80%村组道路硬化和4G网络覆盖。
2.抓屋场美化。采取“政府主导+农户自筹”模式,镇财政投入400万元奖励资金,拉动社会资金4700余万元,以共商共建共治为理念,详细制定“屋场革命”规划和实施细则,隆重举办湖南桃源茶庵铺首届美丽庭院设计大赛,全面铺开“美丽庭院,幸福农家”和“幸福屋场”创建热潮,重点在庭院绿化美化、菜园规整化、茶园花园化、畜禽养殖规范化发力,极大的改善了居民居住环境。
3.抓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农村法治建设,广泛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农民法律素质,推进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出台考核细则,实行周督查、月排名、季汇总、年度评比机制,规范村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对村干部实行坐班制、首问负责、限时办结、民事代办等工作制度;大力推行村规民约,以红白理事协会,组建环境卫生协会、公益事业协会为基础,广泛开展“刹人情歪风、治婚丧陋习,树文明新风”活动,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在立规矩、正民风、促公益方面的作用。
(三)突出“三育”,夯实绿色产业基础
1.育特色产业。充分利用自然优势条件,聘请专家团队实地考察,多层面高标准规划,建立以腾琼茶叶公司和紫艺茶叶公司为主,松杨坪村为重心,沿路沿河村组为区域,农户自觉跟进的兴茶格局,引导本地茶企茶农使用有机肥和开展无害化灭虫,高效打造高品质原生态茶园。
2.育茶旅融合。茶庵铺地域文化独特,坐拥“千年茶乡”的历史底蕴,茶马古道、五尺驿道遗迹尚存,积极打造茶旅融合新业态,创建茶艺茶器茶具观赏馆、大叶茗茶制作体验坊,乡村松阳坪万亩茶园观光游,建设风味美食、体民俗风情、觅梦里乡愁的“茶韵乡村民俗风味风光带”,成功举办桃源县首届“开茶节”,开通古道茶旅生态旅游度假村及桃花雪缘四季滑雪场、茶园观光生态旅游区、竹海林都生态旅游区等数条“茶韵乡村”精品旅游路线。
3.育典型品牌。坚持“以茶为魂,以茶为媒”,借助相关平台,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积极与茶叶龙头企业衔接合作,整合资源,互补优势,集中力量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区域公共品牌。目前拥有茶叶注册商标28个,“三品一标”认证产品20个,古洞春、百尼茶庵成功跻身“全国茶叶百强企业”,先后获桃源大叶茶原产地国家地理证明商标、桃源野茶王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桃源红茶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四)突出“三保”,夯实绿色发展机制
1.领导重视,确保了高位推动。茶庵铺镇是我省全域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常德市特色小镇建设示范镇,也是市长、县长联系点,多年来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茶庵铺镇“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县委书记周代慧亲自任顾问,县委副书记马吉云担任组长、分管副县长杨松任常务副组长,一线调度、一线指挥,多次在茶庵铺镇召开有关科局一把手调度会。
2.政策支持,确保了长效建设。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均出台了支持茶庵铺高层次发展的政策,比如在拍卖土地分成、招商引资、专项资金分配、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都有明晰、具体的支持政策。为支持茶庵铺镇创建工作,县里成立了由县生环分局、县发改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县住建局等单位分管领导和业务骨干为成员的工作班子,指导、协助茶庵铺镇开展各项创建工作;另外,县财政还安排了专项工作经费,确保各项基础工作正常开展。
3.社会参与,确保了生机活力。引导社会资本踊跃参与,带动群众自发建设,既是我们坚持的一贯方针,也是实现茶庵铺镇永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所在。比如即将启动的茶叶交易综合市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等项目都是通过招商引入社会资本建设的,还有年内即将投产的望乡民宿二期、出口茶车间也是百尼茶庵出资建设的。随着茶庵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创建,更是激发了茶庵铺镇成功人士回乡创业热情,目前,有3个身价过亿的茶庵铺在外创业人士正洽谈农业产业园开发、茶旅休闲产业、农副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的合作。
四、发展思路
(1)进一步挖掘和弘扬“两山”文化
结合山水文化精神,盘清资源家底、精准把握特色、发掘独特优势,开展生态保护、山水文化等培训,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产品优势,建立茶庵铺独特的“两山”文化品牌, 扩大茶庵铺绿水青山的经济、文化影响力。同时积极培育生态文明、生态道德,树立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全面强化生态宣教体系,推进低碳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模式。
(2)进一步加强“两山”体制机制建设
“两山”实践创建工作涉及生态环境整治、污染防治、经济转型、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实现制度体系合力的最大化。根据不同环境治理要求,明确不同责任主体,不断增强工作合力,更加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体系建设,优化考核办法,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干部考评体系,不断提高生态考核的权重。
(3)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茶庵铺镇企业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有待加强,高层次和技能型人才缺乏。充分利用特色经济,吸引一批绿色科学研究人才、绿色技术工人等较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抢占科技经济制高点;不断加强产、学、研合作模式,加快培养动手能力强、上手快的专业技能型绿色人才。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