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天人合一”的美丽画卷
——石门县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强生态保护的做法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西部云贵高原向东部低山丘陵地区的过渡地带,北纬30°线横贯东西,位于湖南西北部,北与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接壤,是以保护濒危动物及其栖息地和珍稀植物及其群落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植物为主要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6568 hm2,森林覆盖率达86.5%,植被盖度达98.7%。先后获得“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集体”、“全国林业国家级示范自然保护区”、“湖南茶叶十强乡镇”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生态地位与保护价值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于受第四纪冰川的影响较小,保存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大量的古老珍稀濒危物种及其群落,被中外专家誉为“华中地区弥足珍贵的物种基因库”、“欧亚大陆同纬度带中物种谱系最完整的一块宝地”,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全球性重要意义。
1992年原国家林业部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召开的“中国自然保护优先领域研讨会”将壶瓶山定为全国40个具有国际意义(I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将壶瓶山列为我国具有全球意义的17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中国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对策》将包括壶瓶山在内的"湘鄂川黔边界山地地区"列为“具有国际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4512项目华南虎现存野外种群的调查》证实,壶瓶山是“目前仅有的两处具有合适面积的华南虎栖息地之一”。
①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已确认有维管束植物3000余种,占湖南省维管束植物的44.13%,是湖南省维管束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方;已记录陆生脊椎动物341种,湖南新纪录种12个;鱼类41种,湖南新纪录种2个;昆虫4770余种,发表昆虫新种39种,中国新纪录种11个,湖南新纪录种81个;大型真菌343种,中国新记录种6个,湖南新记录种有53个。
②生物物种的珍稀性。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现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7种,二级重点保护植物30种;有已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植物69种,7种模式植物标本产地。在被专家划分为中国三个特有现象中心之一的“川东-鄂西-湘西”特有现象中心共有59个特有属植物,而分布于壶瓶山的就有45个属。有金钱豹、云豹、林麝、中华秋沙鸭等8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苏门羚、斑羚、黑熊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50种;列入CITES的动物有56种。
③植物区系的古老残遗性。一些学者曾指出:“中国南部是自第三纪以来,甚至自白垩纪以来变动不大的古老植物王国”,这一地区是第三纪植物区系的“避难所”,壶瓶山植物区系就包括在这一区系之中,区内现存有众多第三纪古老孑遗植物。
二、加强生态保护的几点做法
1、高位推动,拧成齐抓共管“一股劲”
①依法规范管理。石门县人民政府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强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布告》、《关于加强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管理的通告》,严禁捕猎、贩卖、运输、食用野生动物;《关于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的通告》、《石门县重点水域禁止捕捞公告》、《关于禁止猎捕和违法经营野生动物的紧急通告》,禁止非法猎捕野生动物和进行妨碍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活动;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违法驯养、经营野生动物。多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查处盗伐林木、非法狩猎等违法行为,开展夏季河道整治专项行动、打击非法捕捞专项行动。
②整改生态环境问题。壶瓶山保护区对上级环保督察交办问题坚决整改销号,如:小型水电站项目,位于核心区的立即退出,拆除厂房及设施,地面平整覆土、复绿;位于缓冲区的限期退出,签订限期退出协议,实施功能性拆除;位于实验区的生态改造,进行生态分流、安装拦污栅及监控设备。河道采砂点撤除生产设备,停止采砂。茶叶加工点进行生态改造。遥感监测人类活动变化点有扶贫危房改造、村民服务中心、村民文化广场,已进行绿化并配置垃圾收集桶等,按要求整改到位。
③建立交流合作机制。通过与中科院、中国林科院、东北林业大学等科研院所交流合作,发现动植物新种52种,中国新纪录15种,湖南新纪录442种,采集并制作动植物标本5.1万余份。先后与中南林学院合作开展了“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项目”,与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合作开展了“华南虎及其他大型猫科动物种群及栖息地状况监测”,与国家林业局、美国明尼苏达动物园合作开展了“华南虎野外种群恢复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与长沙理工大学合作开展了“大鲵栖息地状况评估与性腺发育机理研究”,与湖南师大合作开展“短嘴金丝燕生态定位观测项目”,与韩国政府合作开展了“壶瓶山高山地带名优茶开发项目”,与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合作开展了“数字化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与中科院水生所合作,对区内优势种尖头鱥和疑似新种“裂腹鱼”开展科研活动;与中南林科大和西南林大合作,开展新种“鮡”的深入研究等。
④建立科研监测体系。持续的资源本底调查和科研合作不仅为保护区积累了大量的本底资料,也培养了一批业务骨干。2000年,保护区仅有1名助理工程师,目前,保护区有高工1名,工程师6名,助工8名。保护区的科研从过去简单的“看摊”和当“向导”,逐步转向自身为主和合作为辅的科研管理模式。壶瓶山采取红外线相机、微波传输、固定样方、样线和样点等方法,先后组织开展了蝶类、鱼类、两栖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植物物候、植物样方、环境因子和疫源疫病等九项科研监测工作。设立野生动植物监测样线(样地、样点)195个,及时掌握了保护区内的生物资源动态变化,为自然保护区生态本底图建设提供了详实的资料,为保护区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目前已采集整理维管植物标本4万余份,记录疑似植物新种32种,出版了《湖南壶瓶山植物志》,开创了全国保护区自行调查出版植物志先河。
2、建章立制,织就长效管理“一张网”
①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壶瓶山保护区建立了管理局—分局—哨所(村级巡护点)三级保护管理体系,有12个检查站和38个村级巡护点,每个检查站聘请2-3名专职巡护员常驻,负责各自区域和线路的资源日常管护;制订了《工作目标管理办法》、《巡护员管理办法》等,规范日常管护工作,保护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②建立边界联防机制。壶瓶山保护区北部与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接壤,与后河保护区建立了联防哨所,与周边乡镇签订了联防协议,定期召开联系会议,实行共商共管,较好预防了保护区周边社区违法行为向区内渗透。
③健全森林防火预案。一是落实防火责任。推行“村长、组长、哨长、家长和学校校长”五长负责制,小手牵大手,突出对特殊人群监管,提高全民防火意识。二是紧崩防火之弦。抓防火队伍管理、抓重要节点、抓重点部位、抓设施建设、抓野外用火、抓督查检查,禁止秸秆燃烧,开展文明祭祀,禁放烟花鞭炮,使护林防火真正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三是坚持预防为主,精细化管理。建立森林火灾扑救预案、防火值班制度、森林防火火源管理制度、防火联防会议制度、防火宣传教育制度、管护人员巡山制度等一系列森林防火制度,定期维护和更新消防灭火器材,及时进行灭火知识培训。保护区建立38年来,核心区实现零火灾。
3、宣传发动,构建全民参与“一盘棋”
①加强生态保护宣传。壶瓶山保护区编制和实施了三个五年《社区保护教育计划》,赠送17000份“壶瓶山珍稀动植物挂图”、《壶瓶山之旅》、生物多样性宣传手册等;举办了“生态堂客”评选、“唱土家民歌,讲自然保护”等活动。此外,保护区还开通了“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官网”、“微信公众号”,建成了游客中心,能够让更多的公众认识壶瓶山、了解壶瓶山。近三年,共7000多人次参加保护区组织的宣传教育活动,群众的自觉保护意识普遍提升。近年来,周边群众主动救护大鲵、红腹角雉、苏门羚、黄麂、毛冠鹿、豹猫、猕猴等野生动物达30多次。
②生态保护教学常态化。壶瓶山保护区与学校合作编印了《绿色壶瓶我的家》环保教育读本,创办的《嫩江报》绿色文化期刊已编辑120期,每年开展一次“环保小卫士”评选活动,每年与学校联合组织开展“爱鸟周活动”、“环保知识竞赛”、“观鸟比赛”等活动,编印了《绿色壶瓶我的家》中小学生环保教材2000册,学生学校环境保护教育经常化和系统化。
③开展共建共管。壶瓶山保护区通过项目建设,开展生计替代和能源替代村级示范,一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由以粮食生产为主向茶叶、林下经济等生态农业产业转变,生态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群众的经济收入明显增加,生态保护得到加强。二是能源替代技术和产品得到推广,到2019年底,全区有1380户建造了沼气池,7270户改为节柴灶,3020户将土火坑改为节柴炉,1100多户使用液化气。每年可节约薪材31600立方米,大大降低了薪材耗量,减轻了农户对森林资源的依赖程度。
④实施生态补偿。壶瓶山保护区通过实施国家生态公益林项目,2002—2009年每年获补偿基金428.3万元,2010年增至864万元,惠及区内8500多个农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源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实施子退耕还林项目,自2001年来,保护区实施退耕还林1.17万亩,项目补助期每年农户获得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38.46万元,减少了水土流失,提高了生态环境质量。
4、融合互动,组成和谐自然“一幅画”
①植被得到有效恢复。壶瓶山自然保护区通过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森林覆盖率由保护区建立前的54%增至90.5%,植被盖度由封山育林前的67%提高到98.5%,为野生动植物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
②生物种群不断扩大。由于区内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野生动物数量明显增多,监测结果显示,猕猴由原来的8群70多只扩大到15群900余只,黑熊由40多只发展到80多只,红腹锦鸡数量由原来的100多只增加到1500多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越冬种群由10多只发展到近40只,仅鸟类种类就由2004年179种增加到356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增加17种;珙桐、南方红豆杉、钟萼木等珍稀树种群落逐步稳定发展。近年又先后发现了新种“壶瓶山鮡”、疑似新种“裂腹鱼”,正与中南林科大和中科院水生所合作开展进一步深入研究。
③生态经济初见雏形。壶瓶山保护区结合本地实际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紧紧围绕生态旅游、生态茶业和林下经济做文章,实现生态经济与生态保护的协同发展。目前,全区茶园面积2.3万亩,人均拥有茶园0.8亩,年产干茶3.2万担,实现茶叶总产值3950万元。生态旅游在保护中开发,通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服务水平提升,年生态旅游人口达5万人,促进了当地群众收入增加。随着农业产业由种粮向种茶的转型,减轻社区居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在局部区域还缓解了“人兽争粮”的矛盾,有效的保护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生境的多样性,增加了社区居民收入,增强了社区居民参与自然保护的积极性。
④人与自然更趋和谐。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由于历史及规划分区等原因,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仍然居住有近8千人,实施生态移民是进一步落实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手段,从根本上解决保护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需要,更是让生活在核心区大山深处的群众从相对贫困区域向经济相对发达区域迁移,安居乐业发家致富的需要。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在册人口3755人,通过脱贫攻坚异地搬迁项目,部分就近集中安置,修建集中安置小区,将核心区、缓冲区居民搬迁。又通过亲友接纳,零星插队,外出就业、婚嫁成家等方式搬迁,现在仍实际居住有2570人。目前,制订了壶瓶山核心区生态搬迁工作方案,成立了县级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完成了核心区居民及其生产生活情况摸底,县域接收生态搬迁户承载情况调研,正实施逐步搬迁工作。
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美丽画卷正在我们面前缓缓展开。
宣传教育
宣教中心动植物标本图片
与高校共建生态培训基地
集镇污水处理
生态茶园
巡护道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