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纪检监察机关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做实做细监督
隆冬时节,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水面碧波荡漾。湖中央,一条鱼儿忽然跃出湖面,惊得一群嬉戏的候鸟扑闪翅膀飞向天空;湖边,几只绿头鸭在灌木丛中追逐嬉戏,不时把头潜入水中。1月14日,记者走进大通湖生态湿地,看到了这样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十几种、约10万只候鸟在这里集体过冬,其中不乏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
谁曾想到,这样一个鸟类的天堂,4年前还是污水横流、鸟兽绝迹的劣V类湖泊。这种良好生态来之不易。2020年,湖南省纪检监察机关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开展监督检查,不断做深做细生态环境领域日常监督,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守护好一江碧水,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
强化政治监督 开展专项整治
滚滚东流的长江,在湖南投入了洞庭湖的“怀抱”。这里不仅是长江中游最大的调蓄型湖泊和唯一的洪道型湖泊,连着流经三湘大地的湘、资、沅、澧四条支流,也是湖南省纪检监察机关聚焦政治监督,督促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重要指示精神的主战场。
在洞庭湖畔,黑臭水体问题曾一直饱受诟病,影响群众生活,困扰城市发展。
“相比起现在的风清水净,那时候,我们夏天不敢开窗,窗外黑水不仅恶臭难闻,还繁殖着大量蚊蝇。”1月13日,记者在岳阳市岳阳楼区洞庭湖边与正在散步的东风湖社区居民文建国攀谈,他回忆之前东风湖黑臭的样子
据了解,东风湖与洞庭湖相连,因生产生活污水排放不规范等问题致使黑臭水肆虐,之前岳阳市虽进行过生态环境整治,但由于东风湖水污染问题积弊较深,治理效果欠佳。
长期困扰居民的污染问题直到湖南省纪委监委开展“洞庭清波”专项行动时才迎来转机。
去年年初,湖南省纪委监委印发《2020年“洞庭清波”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紧扣推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绿色发展,深入查找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落实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不力,以及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不彻底,整改走过场、打折扣、搞变通等7类问题,并聚焦政治监督,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强保证。
省纪委监委全面梳理环洞庭湖长沙、益阳、岳阳、常德四市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制定下达两张清单,交办44个突出环境问题和66项具体任务,直接挂牌督办突出环境问题10个。
岳阳市纪委监委把东风湖黑臭水治理纳入“洞庭清波”专项行动之中,将包括东风湖在内的洞庭湖生态环境治理分为11个课题,每个课题由一名班子成员带队,历时3个月,行程上万公里,形成11份调研报告,梳理出问题清单163个。在全市党政负责干部大会上,市纪委监委将问题清单和调研报告一起,逐一向各行业部门和县市区进行督办。
“通过调研走访发现,在东风湖黑臭水治理中,上湖虽完成了90%,但中湖和下湖却推进缓慢。”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刘润介绍,东风湖中、下湖周边的工厂作坊、养殖场所较多,污水管网建设滞后,大量超标污水排入河湖,而住建、环保、水务等职能部门又各管一块,变成了“九龙治水”。
“要用纪律监督压实主体责任。”岳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林彰良告诉记者,为了扭转“九龙治水”的局面,形成合力推动生态污染问题解决,市纪委成立联席会议制度,由纪委任牵头单位,避免了部门之间的推诿扯皮。
突出监督重点 守牢生态底线
1月12日,冬日的暖阳下,在山奇水异、洞幽林密的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潺潺溪水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水洼处不时传出几声婴儿般娇嫩的叫声,销声匿迹多年的野生大鲵又回来了。
“据最新监测,我们保护区内现在野生大鲵超过了2万尾,是水电站整治前低谷时期的10多倍。”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负责人兴奋地告诉记者。
该负责人口中所说的“水电站整治”正是此前湖南省纪检监察机关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开展监督检查的重点问题之一。
记者了解到,此前,张家界市涉及大鲵自然保护区的水电站累计达88座,数量众多的水电站虽解决了当地无电、缺电问题,发挥防洪灌溉作用,但大鲵保护区的生态却遭到严重破坏,自然水域被分割切断,鱼类洄游受阻,大鲵的天然出苗点开始大幅减少。
2017年7月,中央环保督察组向张家界明确指出了该生态问题,并要求全力整改。但张家界市却在水电站退出时限、数量上“打折扣”,将部分违规水电站退出时限设置为2038年,甚至将拟保留水电站数量由原计划的24家增至40家。
“清退不动、生态环境被破坏的背后是经济利益驱动所致。”张家界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王令波介绍,通过清理发现,当中许多私营和集体水电站中有省市县三级公职人员违规入股情况,正是这些关系网、利益链导致了水电站清退整治很久都未达到中央要求。
为破除重重阻力,在省纪委监委的重点督促下,张家界市纪委监委对问题精准“号脉”,从斩断关系网、利益链入手,对全市47家私营和集体水电站的股东情况进行彻底清理,共发现省、市、区(县)三级公职人员违规入股线索882条,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1人,组织处理10人,移送线索574条,并对整治工作落实不力的77名党员干部予以党纪政务处分和组织处理。
与此同时,张家界市纪委监委紧盯退出发电站、厂房大坝及设备拆除、生态修复、验收销号等节点任务,列出清单、逐一销号,督促整改问题23个,并合理利用监察建议书,要求所有水电站生态基流、增殖放流等生态修复措施整改到位,在整治水电站的同时恢复自然生态,为野生大鲵“腾出”一条繁衍生息的生命通道。
截至去年12月,自然保护区内88个水电站已关停退出86个,整改保留2个,拆除大坝42个,市级整改销号全面完成,生态修复措施已全部落实到位,纪律监督守住了大鲵重回家园的生态底线。
加大问责力度 还民生态红利
1月7日,仲冬时节,在湖南澧县大堰垱镇星星村,农民向小平在葡萄种植基地为葡萄藤剪枝压埋,给一行行葡萄架“穿”上了“冬衣”,确保苗木能温暖过冬。
“承包的150亩葡萄,去年一年的收入有120万元呢。”向小平高兴地对记者说,现在灌溉水、土壤、空气等环境都好了,葡萄的品质也提高了,销量连年递增。
从环境转好中收获经济效益,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这种情况不止发生在向小平身上,全县许多农民都享受到生态红利,而这都得益于该县推进的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专项行动。
记者了解到,星星村属于丘陵地区,地下黏土岩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用于涂料加工。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村里开采黏土岩的小作坊多达10余家。然而,长期无序过度开采使星星村满目疮痍,导致水土流失和地表裸露严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污水横流,地里种的菜都不敢吃。”星星村党总支书记张金荣告诉记者,因为生态环境被破坏,种植养殖都搞不了,大家没有经济来源就只好去挖矿,而挖矿又加速了环境破坏,形成了恶性循环。
2019年5月,湖南省委巡视组在开展巡视走访时发现了该情况,将星星村等地矿山生态污染问题交办澧县党委,并督促县纪委监委压实矿山修复治理责任单位的主体责任,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矿山污染问题。
治理修复矿山,首要的是关停不达标的矿山企业。澧县纪委监委通过纪律监督,督促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并建立污染治理台账销号机制,定期督查。在去年年初,10多家采矿企业被全部关停。
同时,当地党委政府投资200万元,复绿矿山面积23公顷,并引导村民大力发展适合当地环境的经济作物种植产业,将修复的绿水青山转化成手中的“金山银山”。
“以前担心矿山污染对水稻有影响,不敢回来种水稻,现在生态环境好了,不再担心这个问题了。”村民钟兵返乡与乡亲流转土地2100多亩,全部种上了优质稻,每年收入增加数万元。
一年来,该省纪检监察机关紧盯环保项目审批建设和资金分配使用,严查环境污染背后的利益链和“保护伞”,加大问责力度,共问责追责1295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47人。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湖南省纪委常务副书记、监委副主任许忠建介绍,在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该省纪检监察机关将始终立足政治监督,压实党委政府主体责任,不断将监督执纪问责的效果转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促进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双提升,为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